中央指导组赴武汉的25天里,指导疫情防控做了这些工作
来源丨21世纪经济报道周潇枭
编辑丨李博
不去武汉之患,决不收兵!
1月25日农历正月初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召开会议决定,党中央成立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在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领导下开展工作。党中央向湖北等疫情严重地区派出指导组,推动有关地方全面加强防控一线工作。
1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率中央指导组抵达湖北省武汉市。2月20日,正是中央指导组值守武汉的第25天。
2月20日,国新办在武汉举行发布会介绍中央指导组组织开展疫情防控工作情况。在这次发布会上,中央指导组成员、国务院副秘书长丁向阳详细介绍了中央指导组的主要职责和主要工作。
(国新办就中央赴湖北指导组组织开展疫情防控工作情况举行新闻发布会。新华社)
丁向阳表示,中央指导组主要有三项职责:指导督导湖北、武汉落实中央决策部署;指导湖北、武汉抗击疫情,增强防控力量;督查一些不作为、乱作为、不担当的问题。
“(中央指导组过来)就是增强防控力量,为湖北、武汉协调一些重大事务(地方协调不了、无力协调的),比如物资、医务人员、技术支持。”丁向阳在发布会现场表示。
中央指导组自始至终抓好疫情防控(遏制源头、截断传染病的传播途径)、救治患者、保障医用物资三方面主线,管控好武汉、防止湖北其他州市变成第二个武汉。
这25天里,中央指导组主要开展了以下五方面工作:
第一、加强源头防控。
传染病的防控,最根本的是要对传染源进行隔离,这是成本最低、效果最好的方法。
据丁向阳介绍,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指示要求,国务院分管的副总理、中央指导组组长孙春兰做了两方面的重大工作部署:
(一)“封城”:防止疫情输出。
1月22日(农历腊月28),孙春兰在武汉检查指导疫情防控工作,按照总书记的指示和要求,要求武汉要进行交通隔离。
1月23日,武汉市对外宣布:从2020年1月23日10时起武汉市公交、地铁、轮渡、长途客运暂停运营;无特殊原因,市民不要离开武汉,机场、火车站离汉通道暂时关闭。恢复时间另行通知。
丁向阳直言,在疫情没有发展到一定程度,整个社会对于人群的隔离,比如阻断武汉交通、断开武汉与外界的连接,大家会存在不理解。
“无论大家说什么,我们都坚定了决心。有些议论,有些说辞也不要紧,宁要微词,不要危机。”丁向阳表示。
(二)延长假期。
中央指导组抵达武汉后,和湖北省委省政府、武汉市委市政府综合研判疫情的发展情况,马上提出继续彻底阻断传染源、遏制疫情发展,要求湖北省抓紧研究假期延长的问题。
报国务院同意后,2月1日,湖北省政府对外发文:延长2020年春节假期至2月13日(包含春节期间来湖北探亲访友休假的外地人员),2月14日起正常上班。在武汉探亲休假的外地群众,同样享受这样的政策。
丁向阳表示,延长假期巩固了先前“暂停离汉通道、实施交通管制”的措施,落实了“外防输出,内防扩散”的要求,从源头上对遏制疫情蔓延起到了有效的作用。
第二、千方百计调配保障紧缺物资。
中央指导组到武汉后,发现医用物资非常缺乏,特别是防护服。当时防护服每天的需求是5万套,但湖北省内生产和从外部调拨的只有1万套,防护服严重不足,使得救治工作难以展开。
据丁向阳介绍,李克强总理亲自指导协调,孙春兰副总理提出,一要靠省内挖潜,二靠国家支持,三靠进口来补充。孙春兰副总理带队去防护服生产企业,现场协调调度,要求他们开工复工、把职工请回来、满负荷生产,将协调有关部门帮助企业解决燃眉之急。在这期间,国家发改委、工信部和有关方面,以及有关省(区、市)都给了大力支持。
中央指导组成员、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副主任连维良在发布会上介绍,经过全国上下的共同努力,目前医疗物资短缺的状况有了很大改善。2月19日全国从各个渠道供应湖北的N95口罩达到33.6万只,防护服达到13.3万件。这相当于之前全国N95口罩、防护服生产能力的两倍。
连维良也直言,这仍然是一种紧平衡状态。依靠每天调度,很多医院可能只有一天的库存,但对一线医护人员和高危人员所需防护物资是可以保障的。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能够形成这么大的供应能力,只有在中国这样具有集中力量办大事制度优势的国家才能够实现。
第三、全力救治患者。
1月27日后,从报告的新增病例来看,湖北武汉出现大量患者,床位严重不足,群众住不上院,救治工作的压力非常大。针对这一情况,中央指导组组织多方力量驰援武汉,争分夺秒地开展救治工作。
具体包括,从全国调来多支医疗队驰援武汉;将(武汉的)协和、同济、人民三家大医院,以及新建火神山和雷神山医院,作为定点医院集中救治重症患者;分类分级分层地开展患者救治,抓好确诊、疑似、发热和密切接触四类人群管理;中西医结合,指导选派专家来参与救治。
基于医院床位紧缺,中央指导组提出建立方舱医院。目前,武汉已建11个方舱医院,400多个隔离点。武汉不缺医院,但普通医院无法满足“三区两通道”的特殊要求,所以需要建立方舱医院集中收治轻症患者。
2月8日,中央指导组落实总书记应收尽收、刻不容缓的指示。这时由于医院没有床位,有些确诊、疑似的患者流向了社会,成为了“移动的传染源”。
丁向阳表示,中央指导组发现这些情况之后,要求湖北省和武汉市开展拉网式排查,不落一户、不漏一人,把患者及时送到医院、方舱医院,及时给予治疗,发现的密切接触者进行隔离观察。
要做好病患的应收尽收,床位紧缺是必须要解决的问题。据连维良介绍,中央指导组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按照李克强总理和孙春兰副总理的部署要求,把“应收尽收、应治尽治”作为一项硬任务,明确要求省市切实做到“床等人”。近一个时期,中央督导组和省市组成联合工作专班,为真正实现“床等人”的目标,日夜兼程,争分夺秒。
对于武汉而言,要实现“床等人”的目标,定点医院、方舱医院、隔离治疗点的床位规模分布要达到3万张以上、3万张以上、1万张以上,即具有医治能力的病床规模需要达到7万张左右。另外,要确保定点医院和方舱医院动态保有3000-4000张床位,可以随时接收病人。
武汉通过增加定点医院、增加方舱医院、将具备条件的集中隔离点改造成隔离治疗点,来增加床位供应。截至2月20日上午,3万张定点医院床位已经全面落实到具体医院,其中已配备医护人员、具备收治条件的床位达到2.4万张;方舱医院床位已建成2.5万张,其中已配备医护人员、具备收治条件的床位达到1.26万张;隔离治疗点已形成可用床位4000张。
据连维良介绍,为了支持湖北、支持武汉医疗救治能力建设,中央预算内投资连续3批安排了7个多亿给予补助。
第四,组织开展流行病学调查。
对传染源、传播途径和传播机理等进行追踪和研究,及时研判疫情走势。
第五,落实好“四方”责任。
这既是公共卫生管理方面的要求,也是整个社会、政府在特殊时期的管理要求。
“四方”责任指以下四方面主体责任:各辖区要负起属地责任,要有救治医院、隔离点;各部门要落实自己的责任,医疗卫生部门、工信部门、发改部门、教育部门等都要负起相应行业和部门责任;各单位要落实好责任,无论是政府机关还是中小微企业,要把自己的人管起来;个体责任,每个人是个体的人,在社会中是有责任的,要对自己的健康负责,也要对家庭和社会负责。
湖北和武汉疫情出现一些积极变化,比如武汉每天新增确诊病例从2月中旬的4000多人降到现在的1000-2000人,疑似病例从2月初最高的1.8万余人降至2000人左右;医疗救治能力在不断提高,每天出院人数在稳定增加。武汉以外的湖北其他市州的确诊病例、疑似病例也在不断下降,降到两位数或一位数。
丁向阳表示,总体上看,湖北、武汉疫情从过去的爆发式增长已经趋向缓和,如果防控措施落实到位,下降的趋势不会改变。但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武汉、湖北现在的防控形势,尽管有好的变化、有积极的变化,还是十分严峻。武汉现在正在救治的患者有3万多,救治任务很艰巨。还要防止轻症转为重症、重症转为危重症,源头防控还要抓细抓实,物资保障的压力也很大。
据介绍,下一步,中央指导组将巩固疫情防控的阶段性成效,继续推动湖北和武汉采取果断措施,重点抓好源头防控、加强救治、物资保障工作,不断提高收治率和治愈率、降低感染率和病亡率,确保赢得武汉保卫战、湖北保卫战的胜利。
在发布会的最后,丁向阳表示,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中央指导组将值守武汉,不去武汉之患、不解全国人民之忧、不获得抗击疫情的最后胜利,我们决不收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