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欧斌:粤港澳三地会计师行业发挥着资本市场“看门人”的作用
目前,广东有会计师事务所1100多家,执业注师1万余人,年业务收入超115亿元,均在全国前列。为全省40万户企业包括8万家高新技术企业和孵化企业、包括上千家上市公司提供专业服务,发挥着资本市场“看门人”的作用,成为全国极具影响力、促进地区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力量。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国家“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新阶段赋予新任务,新时代肩负新使命。国家加快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实施“一带一路”战略,会计师行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迫切需要我们粤港澳大湾区同行进一步深化务实合作,共同提升能力建设,在更高层面、更高质量上服务好国家发展战略。
近年来,我们三地行业紧密交流,携手合作,共同推动行业进步,共同促进三地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9月8日在粤港澳三地政府及相关部门、中央驻港驻澳联络办公室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见证下,我们签署了“粤港澳会计师行业发展战略协议”,我们粤港澳大湾区同行进一步深化务实合作,共同提升能力建设,在更高层面、更高质量上服务好国家发展战略。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注册会计师行业发展,多次作出指示批示。去年10月,总书记在深圳特区成立40周年庆祝大会上明确要求我们,“要对标国际一流水平,大力发展会计等现代服务业,提升服务业发展能级和竞争力。”重温总书记殷切嘱托,我们三地行业倍感亲切又深感责任重大。
党的十八大以来,按照广东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在广东省财政厅的直接领导下,广东注师行业发挥与港澳合作优势,执业队伍、业务规模不断壮大,行业持续快速发展。
目前,广东有会计师事务所1100多家,执业注师1万余人,年业务收入超115亿元,均居全国前列。为全省40万户企业包括8万家高新技术企业和孵化企业、包括上千家上市公司提供专业服务,发挥着资本市场“看门人”的作用,成为全国极具影响力、促进地区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力量。
粤港澳大湾区的蓬勃发展为注册会计师行业带来了众多历史性机遇。
粤港澳大湾区是我国开放程度极高、经济活力极强的区域,具备高能级、多层次的资本市场、良好的营商环境与众多类型的企业主体,大湾区注册会计师的服务对象在数量和质量上远超全国平均水平,服务类型上也更为多元,注册会计师将有更多的机会和平台实现职业发展。
粤港澳大湾区在数字基础设施、数字产业链条、数字要素市场、数字创新生态系统等领域在全国具有领先优势,并拥有全国领先的互联网与科技企业,为注册会计师行业的智能升级和数字化转型提供了一流的技术和产业环境,大湾区注册会计师将有机会成为世界范围内行业数字化探索的先行者。
大湾区地处我国对外开放的前沿,联结中华、英语、葡语三大文化纽带,是我国国际化发展的桥头堡和示范区,香港、澳门、深圳、广州等国际化都市使大湾区的注册会计师对外交流更加便利。注册会计师行业作为高端服务业的重要部分,有机会随着“一带一路”战略扬帆出海。
我提三点主张与港澳同行共勉。
要以本次活动为新起点,主动对接大湾区建设需要,深化三地行业交流合作,完善合作交流机制,挖掘合作潜力,提高协同效应,推动协议任务落地见效。要不断增进三地行业互融互通,在服务会员、行业治理、科技协作等方面的经验交流与成果分享,更好引领行业发展进步。
用好粤港澳大湾区对外开放这一新平台新高地,加强国际同行交流,借鉴先进管理经验、科学治理模式、现代审计技术手段,提高执业质量,打造事务所品牌,不断提升三地行业的国际影响力。
以推进大湾区建设为契机,以服务大湾区建设为已任,勇于创新服务三地经济社会合作的新实践,提升服务粤港澳经贸合作与经济发展的能力和水平,在服务国家建设战略中展现新担当、作出新贡献。
拍摄制作:肖航
海报设计:袁思杰张乔乔
配音:董家龙
实习记者:刘一同张乔乔
通讯员:岳才轩代兰兰李茵
监制:方晓茸向秀芳
出品: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
(作者:肖航编辑:袁思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