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关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应用推广,成都这个镇入选国家级试点
8月7日,红星新闻记者从成都市经信局市新经济委获悉,国家能源局综合司近日印发了《关于选取部分县乡地区开展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应用推广活动的通知》(下文简称《通知》),在全国选取33个县、74个乡(镇)开展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应用推广活动,成都市温江区万春镇上榜,是成都唯一入选的点位。
《通知》表示,该活动旨在构建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体系,加快建设有效覆盖的农村地区充电网络,支持新能源汽车下乡和乡村振兴,国家能源局将适时推动典型经验和成熟模式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应用。
计划到2025年各类充电桩达到680个
满足超过1200辆新能源汽车充电需求
万春镇,地处温江区北部。2023年,全镇生产总值约45亿元,税收2.31亿元,居温江全区乡镇第一,入选四川省综合经济实力百强镇。同时,万春镇是川西出行的重要枢纽,是317、318等西行黄金旅游线的交汇点和出发点,具有建设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体系的区位基础和需求基础。在新能源汽车保有量方面,截至2023年底温江区达12550辆,万春镇约为1200辆,充电需求较为旺盛。
据悉,截至2023年12月,万春镇已经上线新能源汽车充电站11座,共上线运营499根充电桩,其中约40%已接入省级政府监管平台。目前,万春镇在旅游景点、商场、乡村等公共区域停车场,已基本实现充电设施全覆盖。
此次入选国家级试点,万春镇接下来将如何进行布局?据介绍,结合温江区发展规划及自身实际情况,万春镇将重点加强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内部停车场、交通枢纽、独立用地的公共停车场及商务楼宇、景区景点、居民小区内停车场等充电设施建设,力争到2025年底,基本建成“车桩相随、智能高效、适度超前”的充电设施体系,公共、专用充电设施服务半径小于2公里,各类充电桩共计约680个,满足超过1200辆新能源汽车的充电需求,推动实现充电站“县县全覆盖”、充电桩“乡乡全覆盖”的基本要求。预计到2025年,万春镇将累计建成公共充电站17座。
不光要建设,还要推动充电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按照规划,到2025年,万春镇将实现充电基础设施100%接入四川省充电基础设施监管平台及四川省充电服务APP“川逸充”,实现互联互通,统一监管。
带动当地产业发展拉动消费
预计将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2.29万吨
充电基础设施的完善,其意义显而易见。温江区经济和信息化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一方面,这能够直接促进新能源汽车的市场销售,提高其市场占有率;另一方面,能够同时解决新能源汽车车主的“后顾之忧”,吸引更多外地游客自驾前往万春镇旅游,带动当地旅游业发展,拉动消费;此外,充电基础设施也是优质资产,未来充电网还能深度参与到电力交易和碳交易当中。
根据测算,在建设期间,万春镇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建设投资预计约5000万元,预计增加新能源小汽车约250辆,带动汽车销售收入约5000万元;增加新能源出租车、物流车等商用领域汽车约50辆,车辆购置费用预计4000万元,能够有效促进全镇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产业的发展。
生态效益也十分突出。新能源汽车的推广使用,以及充电基础设施的不断发展,有利于推动能源低碳转型,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根据预测,万春镇新能源小汽车若增加至1500辆,5年将累计替代燃油约780万升,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76万吨;新能源出租车、物流车等商用领域汽车将预计增加80余辆,5年将累计替代燃油约234万升,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0.53万吨。二者相加,预计共计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2.29万吨。
红星新闻记者王俊峰图据成都市经信局市新经济委
编辑成序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