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口岸物流领域首批创新产品发布,26个场景涉及智慧口岸等五大方向
一辆单车、一份美食搭载“互联网+”新场景,激发共享经济、外卖经济活力,开拓出产业发展新蓝海。当口岸物流融合场景创新,又将带来怎样的商机?4月9日,一场主题为“场景创新机会无限”的物流领域场景创新清单发布会——“蓉通四海智链未来”成都市口岸物流领域场景创新产品发布会正式举行。本次活动由成都市口岸与物流办公室主办、成都市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和成都市供应链协会联合承办,各方齐聚一堂,共同探索口岸物流领域的创新机遇。
▲活动现场
当天,红星新闻记者从活动现场获悉,此次场景创新产品发布涉及仓储配送、低空物流、智慧口岸、智能陆港、国际供应链等领域16家企业的首批26个场景创新产品,在双向奔赴的供需联动中,形成一系列创新发展机会清单,找到各自的“合伙人”。
现场发布多式联运平台
已汇聚12条线路,为川货出海降本增效
输入货物始发地、目的地,按下回车键,一个类似日常出行导航的多式联运方案立即呈现眼前。
这是四川港投数智物贸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研发的多式联运平台操作展示,该平台整合海陆空运输及仓储园区等物流资源,为运输企业、货主、贸易商提供智慧物流全流程“导航”,既为川货出川出海降本增效,也为产业发展拓宽了视野和商机。
“多式联运平台成都中心,目前已汇聚的12条精品线路,覆盖23个物流园区、5个运营港口、10万余辆公路运力、5万吨船舶运力。”四川港投数智物贸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运营中心总监张子先告诉红星新闻记者,成都的本土制造业、农产品进出口商和跨境电商工贸企业可通过平台一站式服务,找到全线路解决方案,避免“货主找不到人、问不到价格”的情况。
▲张子先
成都市供应链协会则推出成都市物流供应链公共服务平台,旨在为“蓉品出海”提供高质量的数字服务和支持。成都市供应链协会秘书长王智超介绍,“该平台整合了国际物流、报关清关、国际结算、海外仓储、招商引资等多项服务功能,帮助企业降低跨境贸易成本、提升国际竞争力。”
▲王智超
王智超表示,到2027年,成都市计划设立100个“一带一路”国际供应链服务站,截至目前,已建立25个服务站,今年计划再增加老挝、泰国等10个服务站。“所有的站点资源,都将接入成都市物流供应链公共服务平台,有利于成都中小企业在‘出海’过程中,及时了解货物报关、海外国际或地区对货物贸易的政策等。”
有成都企业一次发布5项产品
已找到合作意向客户
据了解,成都航空口岸是中西部进境指定监管场地和指定口岸中,门类最齐全的航空口岸。2024年,成都的航空货邮吞吐量突破100万吨,是中西部唯一跻身航空货运“百万吨级俱乐部”的城市,今年前2个月,成都航空口岸进出口突破千亿元。
在成都航空口岸,目前已创新应用了冰鲜水产品“两段准入”“空侧内转”等监管新模式,建立鲜活产品快速通关“绿色通道”,实现北欧三文鱼最快48小时从捕捞地“游”上成都餐桌。2024年,成都航空口岸进口冰鲜三文鱼8.65亿元、1.11万吨,成为仅次于上海浦东机场的全国第二大进口冰鲜三文鱼入境口岸。
目前,成都正在打造三文鱼全国集散中心,一条冰鲜进口产业链不断延伸,生动诠释创新场景带动产业发展的集聚效应。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布的数据,我国冷链物流市场以年均15%增速扩张。
作为成都的独角兽企业,鲜生活冷链在现场一次公布了5个场景创新产品,其中智慧物流管理系统通过标准化冷链作业流程,全程可视化监管系统,联通供应链上下游业务系统,实现资源最优匹配,降低损耗与差错率,为生鲜配送、中央厨房、社区团购等新业态发展化解高损耗“痛点”。
成都鲜生活冷链物流有限公司解决方案总监刘欢表示,“我们推出的第一款产品是视觉智能秤。它通过红外扫描技术,将瓜果蔬菜从田间地头采摘后,直至摆上餐桌,全链路流通的细节都被完整记录。特别是瓜果蔬菜这些对保鲜有高要求的鲜品,在体积、体重、外观颜色、表面甜度,甚至瓜果内部腐烂程度等方面都有电子记录,保证鲜品在流通过程中的各项数据完整性和真实性。”刘欢称,有了这款视觉智能秤,买卖双方都能及时发现鲜品的损耗程度,控制鲜品的损耗率。“目前我们的产品已有意向客户,希望借助这次活动,找到更多的合作伙伴。”
随着成都越来越多创新场景的落地,借助商业化机制,技术研发与市场需求得以紧密结合,有力推动技术创新与产业应用的有效对接。
“接下来,我们将持续深挖口岸物流领域创新应用场景,加强与企业对接交流,进一步推动更多创新技术在口岸物流领域应用落地,激发现代物流业活力,服务高质量发展。”成都市口岸物流办相关负责人表示。
现场公布的26项场景清单:成都鲜生活冷链物流有限公司发布智能拣选穿戴设备、冷链搬运机器人+无人叉车、生鲜供应链产供销智能管理系统、AIoT供应链环境+智控硬件、物流控制塔+AI大模型;四川京邦达物流科技有限公司发布的京东物流一体化智能仓储服务;成都市供应链协会发布的成都市物流供应链公共服务平台和“一带一路”国际供应链服务站;四川港投新通道物流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发布的冷链仓储+运输、贸易、融资、产业、配送系统建设及运营;四川港投数智物贸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发布的物流场站的物联网点数据采集;四川川航物流有限公司发布的航空货站智能自动收运多功能体积测量仪;空港现代服务业发展有限公司发布的成都空港国际快件中心园区信息化赋能建设;云瞻飞行(深圳)科技有限公司发布的青白江区铁路港国际铁路港低空冷链物流项目;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四川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发布的成都国际“航空+旅游”产品打造场景;中国国际货运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发布的成都国际“货运通道+产业”需求匹配场景;菜鸟传橙科技有限公司发布的公开道路、封闭道路范围内快递件无人配送场景;成都冷云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发布的冷链物流园区AI综合能源管理系统、农产品第一公里智能共享冷仓机器人;成都港投公司发布的成都国际班列通道拓展场景;四川省机场集团有限公司发布的旅检风险防控+大数据分析、入境旅客综合查验智慧化集成;成都天府国际空港产城投资运营有限公司发布的天府空港综保区智慧化平台建设(数字经济+保税)、综合保税区全场景智能巡检系统方案(医药健康+保税)、天府空港综保区保税无人机创新平台建设;四川省机场集团航空地面服务有限公司、国货航成都货站有限公司、川航物流有限公司发布的进境特殊商品指定监管场地应用、航空口岸进口危险品保障服务。
红星新闻记者胡谦摄影报道
编辑欧鹏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