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视角勾画多元生活方式,“玉林路民谣音乐季”民谣专辑完整亮相
10月26日,“2023玉林路民谣音乐季”民谣专辑《像成都人在玉林那样生活——第一辑:回响》的最后一首歌曲《大月亮,小月亮》正式发布,加上此前上线的《远方》《挽留》《玉林客》《孤岛》《玉林之歌》《画一个好梦》《玉林巷》,这张充满着烟火气的专辑完整亮相。
罗友友
创作一首歌曲,对罗友友来说从不需要附加额外的意义。写词、谱曲、演唱《玉林客》时,他脑海中都是玉林生活气十足的画面。他希望每一位听歌的人可以透过轻快柔软的旋律,感受成都日常又不普通的治愈感。
罗友友很多年前在玉林生活过一段时间,也在玉林的酒吧演出过,所以在创作《玉林客》时,他用歌曲的整体氛围昭示玉林生活的内涵:舒适、包容和精神上的故乡。
方璐
每一座城市都有自己独特的节奏和风格。方璐在玉林生活工作20多年,经历的故事和这片地域赠予的熟悉感,让他写下了《玉林之歌》,为自己,也为玉林留下一个越品越香的音乐纪念。
在方璐心中,民谣最大的魅力是贴近生活,简单直白的语言易于引起大家情感共鸣。“成都是一个比较特别的城市,在国内代表了一种气质,而最能够代表成都气质的,是玉林。”从作词到作曲,从老成都到新滋味,方璐在原创的民谣歌曲中重现了玉林没有距离感的平稳、恬淡氛围,让更多人感受玉林,爱上成都。
刘锦孜
刘锦孜在写《玉林巷》之前,采访了在玉林生活了很多年的蓉漂和老成都人,她想在歌曲中讲讲关于成都精神向下扎根向上生长的切片故事。“玉林的生活节奏很慢,当丰富的文化气息融进市井,生活变得接地气又活力十足。我在歌词中把玉林形容为一个岛屿,相当于成都的一个心脏,所有人在这里共生,因包容而百花齐放。”
正是因为刘锦孜生长在成都,她自豪地想通过歌曲把玉林的文化历史传播开来,感受玉林烟火生活中不息的生命力。
玉林仔童声合唱团
静下心听《大月亮,小月亮》,或许会在这首可爱稚嫩的童谣声中,感受到一丝怀念和悲伤。歌曲前部分通过小朋友视角讲述悠闲快乐的烂漫,后两句成年人回望、告别自己的童年,我们每个人都变成了要面对生活的大人。
赤沙作为歌曲的词作者,想通过民谣让人们回忆起自己孩童时期无限的精力和探索欲望,祝愿大家即使在成年后,还可以像小时候那样勇敢探索,对生活保持热爱,不要忽略寻常生活中的温暖细节和美好。
八首民谣,从不同视角勾画出多元的玉林生活方式,而这些带着蓬勃生命力的歌曲也会成为玉林民谣发展的培养皿,吸引更多人感知、挖掘烟火中不寻常的细节。
从2006年成都金沙遗址出土石磬,证实古蜀人在三千多年以前已有大型祭祀仪式和比较规范的礼乐制度,到如今玉林路民谣季如火如荼的举办带来的不设限美妙乐章,成都在建设国际音乐之都的路上不断拓宽边界,正结下累累硕果。
红星新闻记者任宏伟编辑李洁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